什麼是頭七和做七?生命禮儀/高雄生命禮儀/鳥松區生命禮儀

一、什麼是「頭七」?
「頭七」是指亡者過世後的第七天,民間相信這天是靈魂會「返家」探望親人的日子。因此家屬會準備供品、鮮花、茶飯,於靈前或亡者生前住處設供,舉行祭拜儀式,迎接亡靈回家,也象徵對亡者的關懷與不捨。
二、「做七」是什麼意思?
「做七」是指從亡者過世起,每七天舉行一次祭拜,共七次,分別稱為:
頭七
二七
三七
四七
五七
六七
尾七(又稱滿七)
每一次「做七」都是一個告別與祈福的儀式,為亡者誦經超渡,祈求早日離苦得樂,也讓家屬逐步釋懷、療癒心靈。尾七或滿七通常是最後一次大型祭拜,有些家庭會結合「解煞」或「謝壇」等儀式。
三、做七的常見流程
準備供品:飯菜、茶水、水果、點心,依地方習俗可供三牲四果或素食。
誦經超渡:由法師或家族長輩誦經,替亡者祈福、解脫煩惱。
獻花上香:親友依序向靈位獻花或上香,表達哀思與祝福。
焚燒紙錢:象徵給亡者送上金銀財寶,讓其在陰間無虞。
叩拜與祈願:全體家屬行禮,誠心祈願亡者安息。
四、宗教或地區的差異
佛教、道教與民間信仰對做七的儀式會略有不同。有的強調誦經與放焰口,有的則偏重供品與家屬親自參與。此外,部分地區可能只做頭七與尾七,其餘則簡化或合併進行。
五、現代做七儀式的變化
隨著生活型態的改變,現代家庭可能無法全程參與七次祭拜,因此有些禮儀公司提供「合七」儀式,將多次做七合併為一場,或改為誦經法會的形式,既保留傳統精神,也符合現代需求。
頭七與做七不只是儀式,它是一種文化的延續與情感的寄託。透過這些祭拜行動,家屬得以表達哀悼,完成心理過渡,也讓亡者安然前行。若您在安排儀式時有疑問,建議可諮詢專業的生命禮儀公司協助規劃。